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石刻还原仁怀宋时衣着潮流

来源: 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 2021-11-24 作者: 黄黔华

仁怀市博物馆内陈列了一对石翁仲,一文一武,均为宋代石刻。它们出土于仁怀市两岔河宋墓,是贵州最早发现的宋代石翁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两件石翁仲,武士披甲执斧、双目炯炯,一身英武之气,令人望而生畏,文官像则头顶巾帽,外着宽袖长袍,脚蹬圆头鞋,表情庄重。

石刻还原仁怀宋时衣着潮流

▲两岔河石翁仲

仁怀市博物馆内陈列的宋代石刻人物雕像,除去石翁仲,还有“姊妹石刻图”。该石刻出土于仁怀市三合镇大河坝,描绘了一对身着褙子、扎发髻戴花冠妇女的形象。

这些石刻人像,生动再现了宋代仁怀地区人们着装潮流。宋代,统一的局面带来经济繁荣,“偃武修文”的国策,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服饰更加崇尚简朴,重视沿袭传统。

再看两岔河宋墓文官石翁仲的形象,与川南黔北很多同时期墓葬中文官雕像形似。这说明,头戴巾帽、外左宽袖长袍的装扮,是当时的一种主流着装方式,就像今天很多人出席正式场合要穿西装、打领带,外出旅游,则会选择夹克、运动装等休闲服饰。

石刻还原仁怀宋时衣着潮流

▲姊妹石刻图

两岔河石翁仲头顶的帽子,与人们在影视剧、画作中常见的宋代官帽,有很大区别。影视剧、画作中,根据官阶不同,官帽上有或横、或斜的“长翅”,但此处未见。

这种现象,反映出宋代男性穿戴的多元性和帽子流行的变化。两岔河石翁仲戴的,可能是由幞头(即带“翅膀”的官帽)演变而来的巾帽,用幅巾裹戴,可包裹成不同形状,并根据人物、山形等命名,如“东坡巾”、“逍遥巾”、“山谷巾”等。巾帽一般庶人很少戴,多为文人、儒生使用,有时退休的文官也会戴这种巾帽。

石刻还原仁怀宋时衣着潮流

至于“姊妹石刻图”,图案中的两位女性,从动作、装束来看,可能是侍女形象。她们的服装,反映出宋代普通劳动妇女的穿戴习惯:头上挽髻、扎花,穿着窄袖对襟的褙子、内套裙子。

“姊妹石刻图”中,两位侍女脚上穿的是尖头小鞋。由此可见,始于唐代的女性裹脚,宋代在赤水河流域已经风行。有资料认为,宋代女性的裹脚率高达80%。

此外,图案中还生动呈现了她们所处的环境——装饰豪华的居所。居所内长长的帷幕,用绳索挽扎起来,还有一个精心编制的结。这些细节,“暴露”了宋代仁怀地区富人们的家居生活。

石刻还原仁怀宋时衣着潮流

▲反映宋代不同阶层人士服装特点的壁画《宴饮图》

宋代,国家对于着装已有具体规制,比如规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不得僭越。因此,仁怀石翁仲、“姊妹石刻图”,从发现至今,始终是贵州、四川研究宋代墓葬石刻的一个重要参考。

它们之所以长期受到关注,一方面是发现较早,在圈内有较大影响。其次,是其石刻精美,艺术价值高,尤其对研究该地区宋代习俗、社会状况、人们的审美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石刻还原仁怀宋时衣着潮流

▲仁怀酱香酒瓶盖吸纳了宋代穿戴元素

这些文物所反映出来的历史信息,经过艺术加工后,现在有的被借鉴到仁怀白酒产业中。比如,由仁怀酱香酒公司生产的仁怀酱香酒,其主要的四款产品瓶盖,就与宋代官帽形象接近,给人熟悉的感觉,增强了消费者的粘合度。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