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专家看“四改”】||微生物学博士张春林:为酿酒微生物营造更适宜空间

来源: 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 2021-12-06 作者: “四改”工作组

细菌、霉菌、酵母菌……成千上万的微生物菌群生存在我们的周边。它们相互依赖,给对方提供了生存条件,为茅台河谷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为仁怀酱香白酒酿造提供适宜的微生态环境。

张春林,从事酿酒微生物研究的博士,现任贵州省茅台学院酿酒工程系主任。对于茅台镇的酿酒微生物,他充满好奇并持续关注。
【专家看“四改”】||微生物学博士张春林:为酿酒微生物营造更适宜空间
“以茅台镇为中心,仁怀地区很早就有了酿酒业,因此驯化出很多利于酿酒的微生物。”他说,茅台镇出产的优质酱香型白酒,与工艺、原料有重要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微生物努力酿造的结果。

茅台镇酿酒的微生物有多少?存在何处?又如何参与酿酒?这些疑问,像仁怀的优质酱酒一样,让人好奇。

张春林说,同事们通过研究发现,在茅台镇参与酿造的微生物有上万种之多,其中可人工培养的微生物数量只有几百种左右,仅总数的5%。“剩下的95%,可通过DNA技术分析得知代谢组,但目前还无法对它们进行单个分离和人工培养。”他说。

【专家看“四改”】||微生物学博士张春林:为酿酒微生物营造更适宜空间

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它们漂浮在茅台镇的空气中、水和土壤里,粘附在原料、工具和树林中。“不同的微生物,在茅台镇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繁衍空间,并相互依存。”他说。

生物学上有个词叫“共生”。“比如白蚁巢穴上的‘三八菇’,如果白蚁巢穴消失了,这地方也就不会再生长‘三八菇’。”他说,这就是“共生”关系。

“酿酒过程,其实也是菌群互生的过程。不同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后共同完成酿造。”他说,比如在自然发酵中,霉菌把高粱中的淀粉当做养料进行分解后,转化成糖类。酵母菌利用这些糖类作原料,进一步循环,最后分解成乙醇和风味物质。

【专家看“四改”】||微生物学博士张春林:为酿酒微生物营造更适宜空间

摄影:杨波

张春林说,发酵还产生了2%左右的风味物质。这些风味物质,让酱酒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更加迷人。

茅台镇酿酒微生物的繁衍需要特定环境,有的条件无法复制,一旦遭到破坏或影响,就会导致部分微生物消亡或迁移。张春林认为,保护好仁怀地区的水、土、气、林木等,就是在创造一个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对于仁怀酱香酒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他表示,仁怀市正在进行的白酒行业“四改”,本质是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保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为其营造更好的生存、繁衍、代谢空间。“好的环境下,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高,参与酿酒的微生物就多,有利于酒的风味物质形成”。他说。

【专家看“四改”】||微生物学博士张春林:为酿酒微生物营造更适宜空间

【专家看“四改”】||微生物学博士张春林:为酿酒微生物营造更适宜空间

摄影:杨波

他说,近段时间关注度较高的“窖底水”,是具有“两面性”的物质。“一方面,虽然它的量很少,但有机物含量比较高,如果直接排出外环境,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分解掉的。另一方面,如果收集起来,利用它酸性较高等特点,可以去除窖池内部分不利于酿酒的杂菌,改良酿酒微生物环境。”他说。

张春林说,茅台镇微生物与酿酒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例子。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共同体关系,是促进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