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怀阳洞:光阴斑驳中记录历史​

来源: 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 2021-12-21 作者: 冯泽宇

据《遵义府志》记载:“怀阳洞在仁怀城南二十里,奇嵌怪石,洼曲玲珑,琉囊贮秋,炎景在外,自更生界旧路,由遵往仁道经洞中,停舆息担倾刻思卧……中多石刻,仁怀第一胜处也!”

怀阳洞:光阴斑驳中记录历史​

“怀阳洞”是早期仁怀八大景之一。洞身为“穿洞”,因为古道,过往商旅繁华,并深刻文化印记,早已闻名远近。1998年6月被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命名为“国际洞穴探险基地”。

“怀阳洞”地处贵州省仁怀市坛厂街道怀阳社区,怀阳洞周围还有落水洞、虎鸣洞、出气洞......等洞穴,洞与洞相连、上下几层,与沟壑、峡谷、绝壁、瀑布、溪流、深潭融为一体,形成独具魅力的风景名胜,统称为怀阳洞景区。

在历史岁月长河中的怀阳洞是“川盐入黔”的见证者,一幅幅“摩崖石刻”记录了当年的马蹄声。如今,它静默于深山中,向偶尔光顾的游客,述说属于它的故事。

怀阳洞:光阴斑驳中记录历史​

据史料记载,因洞身很短,如拱门一般,以前从仁怀县城到遵义大路要从这里穿过, 故称为“穿洞”。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仁怀县令程正坤,以其洞所处仁怀县城南面,改名怀阳洞,并亲自题刻“怀阳洞”三字于北面石壁上,由此“怀阳洞”地名正式诞生。

怀阳洞中钟乳石纵横交错、洞顶石幔悬挂,形态纤巧玲珑、栩栩如生。洞中摩岩石刻精湛大气、功力深厚、文意博大。据《仁怀县志》记载,洞中石刻最早的刻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距今200余年。真、草、篆、隶俱全,刻工艺术精美, 风格各异,造诣颇高,汇百余年书刻艺术于一洞,清代诗人郑珍路过此地,曾题诗咏赞。

怀阳洞:光阴斑驳中记录历史​

怀阳洞不仅记载着书刻艺术,同时也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贵州缺盐,主要依赖川盐。清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在贵州边境开设四大盐岸,专门运销川盐。其中,由合江进入赤水河道水陆分段至茅台称为“仁岸”。清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上疏朝廷获准开凿赤水河道,至此“川盐入黔”通道打开。

陆路盐运有三条路线,其中一条路线从茅台起运,经石子坝、中米窝、岩栈口、怀阳洞、坛厂、桑树湾、长干山、枫香,至鸭溪交接后,再运往贵阳。据资料显示,民国末年,茅台至鸭溪75公里,人力约1000人,马500匹,以每人、马载盐量50至75公斤,月行约5次,月运量400吨左右。

怀阳洞:光阴斑驳中记录历史​

旧时全靠人背马驮,劳工之艰辛,途径坛厂“怀阳洞”时,便在洞中停留补充体力,而后继续向前。此时,路过“怀阳洞”的盐夫、商人、马帮络绎不绝,在洞口南面便有了茶水驿站,依崖壁而垒,极为简陋,后来在景区开发中拆掉了,依稀间还可以看到一些痕迹。

“川盐入黔”使“仁岸”的繁忙,“仁岸”又带来茅台古镇的兴盛。四面八方商贾云集,为推进茅台镇酒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盐兴酒盛”,怀阳洞见证了这段辉煌的历史,并因其百余年的书刻艺术,成为仁怀历史文化宝库,1981年,纳入仁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纳入遵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怀阳洞:光阴斑驳中记录历史​

1957年遵仁公路通车后,怀阳洞过往商旅日渐稀少。随着仁怀高速公路开通、交通环境的大提升,如今的怀阳洞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人们去了解属于它的历史。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