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来源: 酱香仁怀  发布时间: 2024-02-19 作者: 黄黔华
腊月里,赤水河山巅上的三合集镇,比平日里热闹了许多,从四里八乡过来赶场的人,把原本宽敞的商贸街挤得满满,并向文化街中段蔓延。
两条街的交汇处,形成了一个转盘。围绕这个转盘,又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型“商圈”。临近春节,从坐商门面中延伸出来的临时摊点,都快摆到了道路中间。摊点上,是灯笼、对联、香烛、活鸡、腊肉、豆腐、糖果,以及只有在农村乡场上才能看到的叶子烟、果树苗、农具等。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始于以物易物时代的赶场,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产物,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商贸流通史,是中国传统商贸文化的活化石。尽管,现代交通和物流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的赶场规模正在缩小,但赶场依然是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有事没事,也会去转一转,寻找熟悉的味道,“偶遇”熟悉的人。
赶场,是刻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文化街是三合镇上最老的一条街,与后期修建的商贸街射线相交。街上现存为数不多的几栋老屋,是三合场镇的起点,清末至民国以来三合成为仁怀北部商贸重镇逐渐发展的见证。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清代尤其是晚清时期,川盐入黔带来了赤水河流域的商贸大发展。这一时期,因为盐运及其带来的产业延伸,吸引了大批居住在深山的群众,逐渐向码头及商道两侧聚集,寻找新的谋生机会,场镇由此不断形成,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该时期仅在黔北地区形成的规模场镇,超过100个,其中名气较大的不下50个,赤水河两岸有30多个,仁怀境内的如毛(茅)坝场、茅台村、吴(五)马口、昙(坛)场、二合树场等。
今天的三合集镇,早期地名三合土,时属遵义县大溪里管辖(民国四年,即1915年划为仁怀县管辖),并无规模性场镇,群众居住分散,难见十户以上的聚集居住地,但盐运带来的繁荣,给生活在高山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机会。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三合地区,流传这样一句民谚:“不望儿孙坐官府,只盼长大能背一百五”。而这句民谚,也是那段时期关于三合地区高山群众生活的写照——因为耕种条件差,很多人在农闲时,去码头上背运盐巴,以及其它物资。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当然,这其中也有部分有点本钱的人,会在码头上向盐号批发盐巴,或者其它货物后,背着翻山越岭,去各地赶“转转场”,成为游商,开启富家之路。还有的,则开办铁匠铺、砂锅烧制窑口,收购山货、土布、木材外销等。由此,至民国时期,三合产生了冯、陈、蔡、李、何、邓等一批大户人家,并对当地乃至当时的仁怀县政治、经济、教育事业,产生较大影响。蔡龙章即是这些人的代表之一,他富裕后,修了家族宗祠,还办起三合的第一间高级小学,招募教师、学生,为日后三合的文脉兴盛、人才辈出,立下功劳。
尽管三合土没有场镇,但地处赤水河与桐梓河之间,又是通往仁怀县城、桐梓县城、遵义县城要道的必经之地,路网密集,其辖地内的二合树、火石、荣华(后划出)等地,都是较为热闹的地方,有小规模的街市。比如二合树场(今罐子口),清嘉庆年间编纂的《仁怀县草志》,记载“三合树场,属安罗里,距城九十里”(根据仁怀地名研究认为,“三合树场”为《草志》误记,应为“二合树场”);桐梓河边的火石、荣华,也十分热闹,商贸发达,聚集了一批以做青山生意的木商,明万历年间四川的官员还在大道边立下“军门绕行钱禁约”碑,告示打击私铸钱币,规范货币流通。
这表明,在川盐入黔大背景下,赤水河流域最先得到发展的,是沿赤水河及支流桐梓河等两岸河谷及平坝地区。之后,随着产业延伸,商贸进一步发达,商人们不断向更远的地区开拓,为深山中的场镇形成创造了条件。三合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第二梯队”发展起来的山区场镇,并从此去掉了“土”字,称为“三合”。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三合的场镇史,是从一户陈姓人家的院坝中开始的。那时,每隔上几天,肩挑背扛着山货或稀罕外来货物的游商,会聚集在不大的院坝里,与山里的群众进行交易。
清代时期,国家采取了较为灵活的场镇兴建模式,即允许一个人或一批人,在某个地区兴建场市、招纳商户,通过收取类似后来的“市场管理费”获利。这个牵头的群体或个人,在川南黔北地区被称为“场头”,数量庞大,为该时期的商贸流通、集镇发展、国家税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些“场头”,除了需要经济实力、政商关系,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市场营销能力——能够说服有实力的人成为场镇上的坐商,进而一起共建场镇。
在仁怀,有明确记载的“场头”,是来自四川的“刘场头”。据称,“刘场头”先是在坛厂办场,后因匪患毁于一旦后,他又前往长干山区,在一块空地上办起来新场,即今天长岗集镇上的老街。不过,因缺乏足够的资料,今天已很难考证这位“刘场头”究竟姓甚名谁了。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三合的陈姓大户,也极可能是这样的“场头”。只不过,或许是受自身实力限制,他没能将赶场的规模扩展到自家院坝之外,痛失时机。直到民国初期,一位名叫冯思泮(又名冯藻香)的本土富绅,决定兴办场镇。
冯思泮,是三合土人,家庭相对殷实。地方志书说,他成年后继承祖业,并将家业发展了数倍,成为三合地区富甲一方的绅士之一。
民国27年(1938),50多岁的冯思泮见蔡龙章出资修建的学校培育出不少年轻子弟,也出资修建了一间高级小学(今天的三合一小前身),广招师生。但办学的同时,他又意识到,发展教育,还需要经济作为支撑。于是,又出资在三合土修建了一排街市和栈房,据称有三十二间之多,颇具规模。
冯思泮建起三合街市后,较早入驻的主要是四川、云南和湖南人。资料显示,这些商人有:蔡丙安、罗海兵、唐树清、李友才、卢树良、周俊清、蒲师、许师、施大兵、高玉凯、丁贵明、唐成贵、王丙银、张能安、张少云、付老三、胡高汉、文师,以及本地人蔡伦、雷光凡、冯弟枢、陈乾学、冯定三、冯少武等人。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早期的三合集市上坐商,主要经营的货物包括布匹、绸缎、京果、药材、山货等。其中,规模相对较大、名气较为响亮的商人,主要有卢树良、李友才、蔡丙安、罗海兵等。
集市兴起后,为了维护场镇秩序,每逢赶集日,冯思泮都要在街上巡查,带人捉拿闹事、偷窃者。据《仁怀文史资料》刊载冯世禄文章说,冯思泮还专门在街道一侧立了块醒酒碑,凡发现酗酒闹事者,就用绳索捆于石碑上,至其酒醒严加训诫后,方放其归去。而对于偷盗者,则先捆绑,以鞭抽后,再捆于醒酒碑,至当日集散人空,责令“从此不准再来集市胡作非为”,才予释放。
今天看来,冯思泮惩戒行为不合法,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却能切实安抚受害者、惩戒作乱者,有效维护市场秩序,进而促进市场的繁荣,逐渐形成了每逢农历三、六、九赶场的惯例,成为怀北山区最热闹的场镇,向周边辐射。
三合集市由此兴盛,成为川黔交界地区有名的集市,使得“三合的布”,与“茅台的酒”、“中枢的醋”等齐名,在赤水河流域的川滇黔地区享有盛名。商人间,有种说法是:“卖不出的在三合可以卖出,买不到的在三合可以买到”。而随之,娱乐业、饮食业、客栈业等出现,催生出诸如“三合刀尖肉”(又名“角子肉”)、“红油豆腐”等地方名菜,至今仍是仁怀人向外地客人推荐的招牌菜,其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赤水河的群山中,路网发达、商茂繁华的三合集市,一度被土匪占据,成为公然与人民对抗的堡垒。1949年9月,国民党中统特务、时任仁怀县政府秘书的三合回龙湾人蔡维新,以仁怀县自然领袖之名,与县长李繁均一道,到贵阳接受贵州省主席谷正伦的反共任务后,先是在三合成立“仁怀县反共预备团”,自任团长,11月又与国民党贵州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遵义专员公署专员卢杰在火石岗盟誓坚决反共,并策划应变计划。此后,又纠集仁怀、习水、赤水、古蔺等地土匪头目多人,先后成立“川黔边区反共游击队指挥部”、“川黔边区反共救国联军”,自任总司令。1950年6月,他还在三合成立与人民政府对抗的“县政府”,委派县长、副县长,组建办事机构,组织“民众武装”,筹集粮食、枪支,企图割据县北域,称霸一方,甚至带队攻打茅台,四处抢劫,直至当年12月26日被仁怀县人民政府调动的武装力量扑灭后,其在被押解途中吞食鸦片死亡。
今天,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三合老人,以及百里外老茅台人,还能回忆起蔡维新等人给当地带来的巨大伤害:“好好的一个三合镇,被他们折腾得乌烟瘴气,街上‘拉洋片’的、唱戏的被吓跑了,外面的商人担心被抢、被敲诈,也被吓得不敢来,场也赶不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恢复秩序,人民政府先后惩办了一批官僚恶霸、匪首。地方志书称,当时的三合地区,被处极刑的有20余人。
匪患平息后,三合集镇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此后,仁怀至习水、赤水的省道经过,给大山上的三合带来更大机遇,集镇顺着当年的老街,继续向两端快速扩张,并围绕过境省道路口,发展出新的放射状街道。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为适应发展需要,改善集镇面貌,地方政府又在老街旁边,修建了四车道的商贸街和农贸市场,将赶场地点逐渐迁移到条件更好的商贸街一带。冯思泮牵头修建的老街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延伸出的部分,命名为文化街,并在其与仁习街交界处,修建了街心游园,作为三合集镇发展的文化记忆展示。
今天,三合从百年前不到百人的小村落,已发展为境域人口3.6万人、集镇人口0.6万人的山区商贸小镇。走在当年冯思泮等人开拓的文化街上场口,仍可见繁盛时的痕迹——好些老屋的临街面,有灶孔、柜台。尽管,与新建的商贸街相比较,文化街上场口已显破旧、冷清,但仍不失商镇风韵。这些老屋里现在的居住者,或从事豆制品生产,或从事饮食加工,或开设理发店。

【寻仁迹】三合百年老场

从二合树嫁到三合集镇的何孃,跟丈夫在文化街上的老宅里,经营着没有外挂招牌的牛肉馆。规模很小的牛肉馆,仅有一两张小桌,非本地人或何孃的主动招呼,即便从旁边经过,也很难发现这里面竟有一家当地有名的牛肉馆。
年近七旬的何孃十分健谈,记性也特别好,对于三合文化街现存的老屋,她几乎都能数得出每栋老屋的最初房主。“这几间,外面有灶孔的,是冯家修的房子,后来有一部分被改做供销社了。那边转角处的,是蔡家的老屋,他家的人都搬到城里去了。再旁边的,是陈家的房子……”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