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陈熙晋:诗文记录仁怀赤水河人文产业第一人

来源: 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 2021-12-23 作者: 黄黔华

“村店人声沸,茅台一宿过。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矗矗青杠树,潺潺赤水河。明朝具舟楫,孤梦已烟波。”

这是一首描述清代茅台镇的诗,很多人耳熟能详,作者是清代道光年间的陈熙晋。

陈熙晋,浙江义乌人,清代藏书家、经史学家,研究骆宾王的著名学者,人称“西桥太守”、“鸿儒太守”。

这首诗,描绘记录了茅台镇上酒业兴盛、盐事繁忙的场面,还交代了两岸生态、交通背景。而今,这首诗词被人们以不同方式引用、演绎到不同场合,成为向世人展示茅台人文历史的重要篇目。

陈熙晋先后在贵州任职17年。清道光20年(公元1840年)任仁怀直隶厅同知,两年后迁任湖北宜昌知府。

陈熙晋:诗文记录仁怀赤水河人文产业第一人

时,仁怀直隶厅治所在今天的赤水。陈熙晋任同知这一时期,在赤水河上,出现了两个“仁怀”,即以今天的中枢城区为县治的仁怀县,以及以赤水留元坝为治所的“仁怀直隶厅”,而仁怀厅所管辖的区域,包括今天的仁怀、习水、赤水行政区域。至今,在赤水、仁怀地界上的很多清晚期碑刻、资料中,仍有“仁怀”、“仁怀县”痕迹可考,成为历史上赤水河“两岸三县一家亲”的见证。

陈熙晋在任仁怀直隶厅同知后,勤于政务,善措施,安民恤众,境内宁靖。在任期间,培修城垣,兴办义学,设置土城、陛诏等义渡,方便行旅。同时,注重察访民情,因势制宜,劝勉农桑。工余,读书立说,将考察成果以诗文记载真实详切,颇具文史资料作用。

描写茅台的这首诗,正是陈熙晋勤于政务,用双脚考察仁怀直隶厅境内赤水河两岸人文产业的代表之作。该组诗文名为《之溪棹歌》,共有52首,载入《仁怀直隶厅志》中的《艺文志》。

陈熙晋:诗文记录仁怀赤水河人文产业第一人

▲赤水河两岸农村,现在仍保留着祭祀牛王菩萨的习俗。

这些诗文,大致分为“溯源称谓,历史大事”、“河道疏凿,航运开发”、“滩险礁恶、通航艰难”、“城邑村寨,岁时风俗”、“土特物产,民生地势”等五个方面。

事实上,透过陈熙晋的这些诗歌,今天仍能看到清代赤水河两岸的景象。比如,除了脍炙人口的“家惟储酒卖”,还有“合江柑”、“葫芦溪上笋”等特产,以及人们利用满山青杠树,放养橡蚕(山蚕、柞蚕)获取蚕丝、制作丝绸的痕迹。又比如,他在写“滩险礁恶,运输艰难”时,如此刻画了赤水河航道之艰辛:“茅台西望岭千盘,沽客行舟上水难。怪底寻常行舫子,一篙直到马蹄滩。”再比如,在写“岁时风俗”时,描写了仁怀境内“四炙榴花四照红,云旗歙忽扬灵风。谁家台阁夸新样,却是西川结束工”,记录了农历五月二十七日城隍庙会抬“高柱”上街游行的场景。

陈熙晋:诗文记录仁怀赤水河人文产业第一人

▲唐朝坝一景

陈熙晋,可谓是清代用诗文记录赤水河仁怀直隶厅境内人文产业第一人。他用诗文记录下的景象,既是对赤水河人文历史的敬重,更呈现的是人们不畏艰难、因地制宜开发赤水河的壮丽画卷,是两岸人民厚植文化、生态的写照。

今天,让我们跟随陈熙晋的《之溪棹歌》,以及专家的解读,去感受清代赤水河仁怀境内最朴实的人文、产业。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