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消费扩内需的战略期,消费作为增速增长的核心承载了经济复苏与产业的双重使命。白酒行业这一传承千年文化的产业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日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白酒传统底蕴与现代消费趋势的碰撞中,蕴含着白酒产业在本轮周期调整下的破局之道。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当前的消费政策,对贵州促进酱酒消费有哪些利好因素,酱酒行业又该如何把握这些机遇?
邢春雷:从政策层面看,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增收减负、优化供给、改善环境等多措并举,为酒类行业注入强劲动能。
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首次将“稳股市、稳楼市”纳入促消费政策,通过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覆盖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领域,间接带动白酒消费场景的延伸。同时,育儿补贴、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扩大等惠民政策,将释放中青年群体的消费潜力,为白酒的商务宴请、家庭聚饮等场景注入新活力。
贵州珍酒赵家沟生态酿酒区
在此背景下,酒类行业需紧抓政策机遇,以品质升级、文化赋能、渠道创新回应消费升级需求,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转型。以贵州珍酒为例,该品牌以美酒美食研究所创新体验,将白酒与美食文化深度绑定。在文化传承上要以历史底蕴铸就品牌,更要讲好当代故事,让消费者从舌尖的感受到心尖的文化共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这对酱酒消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酱酒企业应如何应对?
邢春雷:当前,白酒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度调整并非简单的周期波动,而是由多重长期结构性因素驱动的“划时代重构”,从品类驱动转向品牌驱动,从渠道驱动转向消费者主权时代,从粗放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酒类消费来看,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其偏好低度化、场景多元化和文化认同感,倒逼白酒企业加速产品创新与品牌年轻化。
从渠道变革看,传统“厂家到经销商再到终端”的线性模式向“消费者需求到多渠道反馈再到生产端调整”的立体生态转变,数字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渠道更透明、响应更敏捷。
贵州茅台酒2025年经销商联谊会
数据显示,贵州茅台2024年营收达1708.99亿元,同比增长15.71%,充分展现了头部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增长韧性。当前,行业分化加剧,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品牌集中,而头部企业凭借品牌势能、战略定力与创新活力,成为行业调整期的“定海神针”。在提振消费的时代大势下,头部品牌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目前,头部品牌战略重心已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结构性升级,通过产品升级、控量稳价、优化供给巩固竞争优势;打造“厂商共同体”构筑市场护城河;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渠道效率;将白酒打造为“文化符号”,以国际化与年轻化为突破口拓展增量。
酒业深度调整的本质是淘汰低效产能、重构价值逻辑。未来,行业将从“规模竞争”转向“生态竞争”,头部企业通过品质升级、生态重构与全球化布局,将持续引领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目前酱酒产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这对促进酱酒消费有何启示?
邢春雷:酱酒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市场呈现“强分化、稳集中”的新格局。短期看,中小酒企出清、渠道库存消化仍将持续;长期看,消费升级、品类稀缺性与头部企业的战略布局,将推动酱酒迈向“一超多强、品质为王”的新阶段。
茅台、郎酒等头部企业通过智能酿造技术改造,占据优质产能高地,反观中小酒企,随着仁怀产区实施“减量提质”,酒企数量从近2000家锐减至800余家,运营不规范、低效的酒厂加速退出市场,这种“头部扩产、尾部出清”的格局,推动有效产能向名优品牌集中。
茅台镇
酱酒产业凭借工艺壁垒、产区风土、健康属性、风味稀缺性及文化溢价等要素构建了多维竞争优势,既是消费升级的产物,也是传统与现代价值融合典范。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与价值的追求深化,酱酒的核心优势将持续驱动其市场增长。目前,行业已基本达成共识:酱酒热并未退烧,而是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真正具备品牌力、产能力、渠道力的企业,终将在分化中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在这场变革中,唯有将历史积淀转化为现代消费语境下的价值共鸣,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未来,酱酒仍将是中国白酒的战略级赛道,但唯有坚守品质底线、拥抱变革者方能穿越周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在促进酱酒消费过程中,厂商协同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这对构建酱酒消费生态有何意义?
邢春雷:国家提振消费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凸显酒类流通企业的价值和地位,更为厂商协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流通企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面对消费主权时代的挑战,厂商关系需从“博弈”转向“共生”。传统“厂强商弱”模式已难以为继,酒业亟需以“厂商命运共同体”思维重构生态,实现从压货分销向协同动销的战略转向。
利益分配重构,激活渠道动力。倡导“合理库存、柔性考核”政策,避免压货式增长;推动厂商共建价格体系与利润分配模型,实现“长期主义”与“短期效益”的平衡。
习酒集团李子春包装物流园
数字化赋能,携手为渠道创新助力。建议厂商依托区块链溯源与AI决策系统等数字化手段,实现“零库存”与“轻库存”管理,厂商协同优化产品投放,提升渠道响应效率;支持经销商布局“便利店 餐饮 电商”多场景,探索“前店后仓”“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推动传统渠道与新兴流量池的有机融合。
秉承长期主义导向,共筑品牌护城河。针对重点与核心市场,通过共同打造“商业合作联盟”等方式,深耕区域市场,联手打造终端体验店提升消费者体验,释放品牌势能,增强消费者粘性。
中国酱香酒文化网(Jiangnews.cn)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851-22222997